学校主页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风建设 > 正文

通识课程磨课活动暨教学经验交流分享会

编辑:博雅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22 点击: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博雅学院于1016日上午9:00-10:30在中和楼第二会议室组织召开通识课程模块活动暨教学经验交流分享会。会议特别邀请广东工业大学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梅老师分享教学经验围绕课堂参与度提升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会上,王梅教授首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深入剖析当前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参与度的核心问题。她指出,当前学生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对课堂内容的期待更高,若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模式单一,易导致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足;同时,部分学生存在个性化需求强、注意力碎片化等特点,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提问设计不精准、反馈机制缺失、课堂氛围严肃等问题,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课堂参与度的提升。王梅教授强调,提升课堂参与度并非简单设计几项课堂活动,而是需要基于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系统化的教学改革体系,从教学目标、内容、模式、资源等多维度协同发力。

围绕如何系统性提升课堂参与度,王梅教授分享了丰富的实践策略与教学案例。在教学目标优化上,她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课程特点渗透思政元素与学科思维,如在《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中,通过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与创新意识;在教学内容重构上,打破传统章节顺序,按知识应用场景模块化整合内容,将理论、手工、上机三类课程协同设计,让学生明确知识的应用价值;在教学模式创新上,引入项目式教学,以实际工程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通过“读、析、构、制”的流程深度参与课堂,同时利用学习通、语课堂等工具开展随机点名、实时答题、小组互评等互动活动,及时给予学生精准反馈;在教学资源建设上,搭建线上课程、虚拟仿真模型、案例库等多元化资源,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支撑;在激励机制上,设置课堂积分、“手绘能手”“工匠证”等荣誉证书,优先推荐优秀学生参与科研团队与学科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此外,她还强调课堂氛围营造的重要性,建议教师通过与学生眼神交流、关注学生个体需求、课后主动沟通等方式,让课堂充满“温度”,增强学生的课堂归属感。

在经验分享环节后,雷老师、杨富斌老师等参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围绕“大课堂如何开展小组互动”“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参与度提升差异”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参会教师表示,王梅教授的经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将结合所授课程特点,借鉴此次交流的经验,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课堂参与度与教学质量。

此次教学经验交流会的召开,为博雅学院教师搭建了优质的教学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学经验的分享与碰撞。未来,学院将持续聚焦教学改革重难点,常态化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推动教师教学能力与课堂教学质量双向提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编审:博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