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颢哲
一、基本情况
陈颢哲,2016年取得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博士。现任职广东南方学院博雅学院讲师,历任北京师范大学高等研究怨历史文化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助理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化与哲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人,广东省优越人才计划引进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学术史、经学史、春秋学、宋明理学。发表论文如《《说苑》春秋学归属再议》、《汉宋调和的矛盾——丁晏《左传杜解集正》的方法与意义》、《明代经学研究的解构与重建》等十数篇于《人文中国》、《中国经学》、《古典学志》等学术刊物。
二、教育背景
2012.1-2016.11 香港浸会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学位
2006.9-2010.06 台湾世新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
2002.9-2006.06 台湾华梵大学 中国文学系学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2025.05-迄今,广州南方学院教师。
2022.05-2025.03,北师港浸大联合国际学院(UIC)助理教授。
2019.06-2022.05,北师港浸大联合国际学院(UIC)助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高等研究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助研究员。
2017.07-2019.05,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学者
四、科研情况
(一)论文
期刊论文:
《《说苑》春秋学归属再议》,《春秋学研究》出版,2024年1月,上海同济大学经学研究院。
《康有为经学教育方法析论》,《大学语文论丛》第二辑第二卷出版。2023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
《汉宋调和的矛盾——丁晏《左传杜解集正》的方法与意义》,《人文中国学报》第36期。2023年7月,香港浸会大学。
《明代经学研究的解构与重建》,《中国经学》第三十辑,2022年,北京清华大学。
《史之所重在持正义——柳诒征《国史要义•史统》的正统史观》,《古典学志》第一辑。2021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
《晚明四书普及教育模式-以焦竑《四书讲录》为例》,《大学语文论丛》四辑。2021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
《王夫之对春秋经解传统的消解》,《国学学刊》,2019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同时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数据》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访台湾大学夏长朴教授》,林庆彰编:《当代台湾经学人物》(台北:万卷楼出版社,2015年)第一辑,页109-116。
专章著作:
《论高怀民的《易》学史观》,收录于《1945年以来的台湾地区经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
《孔子对传统文化的信心》、《为什么学习论语》、《为何要重拾传统文化》,收录于陈复生编:《世说论语》,中华书局(香港),2021年。
《「王正月」解读视角的转变及其意义》(联名发表),收录于《林庆彰教授七秩华诞寿庆论文集》。另收于《《春秋》学的新视野与新方法:《春秋》三传研讨“黉门”对话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以经学为一生志业--专访林庆彰教授》,收录于陈致主编:《容兼阁问学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学术书评(经审查)
《林义正:《春秋公羊传伦理思维与特质》》,《饶宗颐国学院院刊》第五期,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2018年。
(二)课题
202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康有为与九江学派经学谱系研究》。